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一栋办公楼,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建筑檐高48m,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现场监理机构进行安全隐患检查时发现如下情形:
(1)外设的楼梯口、楼梯平台处仅设置了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防护。
(2)建筑物的外围边沿,对于有外脚手架处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防护且设置在双排脚手架的内侧立杆上;没有外脚手架处采用了防护栏杆进行防护,且上杆离地高度为 1m,下设高度为 150mm 的挡脚板,栏杆柱间距为 1.8m,但未设下横杆。
(3)施工电梯与建筑物间的停层平台两侧采用了防护栏杆、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并在停层平台口设置了高度为 1.5m 的防护门,防护门向外开启。
(4)现场一1800mm×2000mm 的水平洞口施工单位采用了高度 1.5m 的防护栏杆和工具式栏板进行封闭,并设置了挡脚板。
(5)电梯井口施工单位采用了防护栏杆进行防护,水平洞口每隔两层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防护。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施工高峰期现场同时使用机械设备达到8台。项目土建施工员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报送给项目监理工程师。在楼层内设置了直径为70mm消防竖管,为每个楼层提供临时用水,由于消防泵的位置距离塔吊比较近,因此电工在塔吊原开关柜中增加了控制开关,作为消防泵的接入电源。监理工程师认为存在多处不妥,要求整改。临时供电采用电源线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V/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该系统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配电采用“三级配电”、“二级漏保”系统。
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与已建工程之间的间隙堆放。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时道路2.5m。
问题:
1.逐一指出上述监理机构检查中的问题,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2.指出本工程现场水电管理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何谓“三级配电”、“二级漏保”?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系统各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位置规定有哪些?各级配电箱的箱体和内部设置安全规定有哪些?
4.指出现场布置的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
参考答案:暂无
---------------------------------
[华图教育答案解析]:1.上述监理机构检查中的问题:
(1)外设的楼梯口、楼梯平台处仅设置了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防护不妥。
正确做法:外设楼梯口、楼梯平台和梯段边,应安装防护栏杆、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
(2)不妥之处有:
①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防护且设置在双排脚手架的内侧立杆上不妥。
正确做法: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防护且设置在双排脚手架的外侧立杆上。
②上杆离地高度为 1m 不妥。
正确做法:上杆离地高度应为 1.2m。
②下设高度为 150mm 的挡脚板不妥。
正确做法:挡脚板的高度不应小于 180mm。
③未设下横杆不妥。
正确做法:防护栏杆应设上、下两道横杆,下杆应在上杆和挡脚板中间设置。
(3)不妥之处有:
①停层平台两侧采用了防护栏杆、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不妥。
正确做法:还应设置挡脚板。
②停层平台口设置了高度为 1.5m 的防护门,防护门向外开启不妥。
正确做法:停层平台口设置了高度不低于 1.8m 的防护门,并应设置防外开装置。
(4)1800mm×2000mm 的水平洞口施工单位采用了高度 1.5m 的防护栏杆和工具式栏板进行封闭,并设置了挡脚板不妥。
正确做法:水平洞口短边边长≥1500mm 时,应在洞口作业一侧设置不小于 1.2m 高的防护栏杆、并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5)不妥之处有:
①电梯井口施工单位采用了防护栏杆进行防护不妥。
正确做法:电梯井口必须设置高度不小于 1.5m 的防护门。
②水平洞口每隔两层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防护不妥。
正确做法:水平洞口每隔两层应采用安全平网进行防护,不得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代替安全平网使用。
2.现场水电管理不妥之处:
①不妥之处:8台施工机械,项目土建施工员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理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应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②不妥之处:项目土建施工员编制
理由:应该由电气技术人员编制,不应该由土建施工员进行编制
③不妥之处:报送给项目监理工程师
理由:还应报送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④不妥之处:消防竖管直径70mm;
理由:消防竖管直径不小于75mm。
⑤不妥之处:楼层提供施工用水;
理由:严禁消防竖管作为施工用水管线,应单独设置。
⑥不妥之处:消防泵和塔吊共用一个开关柜;
理由:各自应使用专用配电柜,不能和其他用电设备混用。
3.施工用电配电系统应设置总配电箱(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并按照“总—分—开”顺序作分级设置,形成“三级配电”模式。
施工用电回路和设备必须加装两级漏电保护器,总配电箱(配电柜)中应加装总漏电保护器,作为初级漏电保护器,末级漏电保护器必须装配在开关箱内。
施工用电配电系统各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位置规定有:
①总配电箱(配电柜)要尽量靠近变压器或外电电源处,以便于电源的引入;
②分配电箱应尽量安装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区域的中心地带,确保三相负荷保持平衡;
③开关箱安装位置应视现场情况和工况尽量靠近其控制的用电设备。
各级配电箱的箱体和内部设置安全规定有:
①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箱体应统一编号;
②停止使用的配电箱应切断电源,箱门上锁;
③固定式配电箱应设围栏,并有防雨防砸措施。
4.现场布置错误之处:
错误之一: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
理由:消防车道宽度要求至少不小于4m。
错误之二:消火栓距拟建的建筑物4m;
理由:消火栓距拟建的建筑要求不小于5m。
错误之三:消火栓距临时道路2.5m;
理由:消火栓距临时道路不大于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