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华图题库

首页 > 华图题库

李老师发现问学生“如果A>B,B>C,那么A与C谁大?”学生难以回答,但李老师问学生“西瓜比苹果大,苹果比樱桃大,那么西瓜与樱桃谁大?”就可以回答出来。这说明这些学生正处于()。

广东华图教育 | 2021-09-25 15:08

收藏

  单选题

  李老师发现问学生“如果A>B,B>C,那么A与C谁大?”学生难以回答,但李老师问学生“西瓜比苹果大,苹果比樱桃大,那么西瓜与樱桃谁大?”就可以回答出来。这说明这些学生正处于()。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

  正确答案:C

  ---------------------------------

  [华图教育题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其中,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有:(1)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4)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题干中,学生难以回答“如果A>B,B>C,那么A与C谁大?”这样的问题,换成樱桃、苹果和西瓜进行比较就能够回答出,说明学生缺乏抽象逻辑推理能力,但能够借助具体表象进行推理。因此,这些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C项正确。A项:感知运动阶段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其认知特点有:(1)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2)低级的行为图式;(3)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前运算阶段的特征有:(1)“万物有灵论”;(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4)没有守恒概念;(5)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有:(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2)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3)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